索 引 号 PT00507-1000-2022-00005 文号 莆应急〔2022〕37号
发布机构 莆田市应急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2-06-17
标题 莆田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索 引 号 PT00507-1000-2022-00005
文号 莆应急〔2022〕37号
发布机构 莆田市应急管理局
生成日期 2022-06-17
标题 莆田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
有效性 有效

莆田市应急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2-06-30 09:56
| | |
政策解读:
 莆应急202237号

 

 

 

各县(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局,市局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安全生产问题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和执法统计效能,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严厉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全市安全生产稳序运行。根据省应急管理厅下发的《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闽应急〔2022〕45号)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通知。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水平

(一)强化监管执法思想。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杜绝不执法、粗执法、惧执法,以日常监管代替执法、以整代罚,以及屡罚不改、屡禁不止等监管执法“宽松软”问题,切实提高执法效率、提升执法效能、提增执法效益。

(二)加强监管执法力度。切实提高监管执法水平,加大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力争全市全年在实现典型案例“两个百分百”的基础上,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次数、行政处罚次数、罚款数额、行政处罚率有明显提升,确保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二、进一步明确依法依规执法的频次与力度

(一)明确执法监管范围。严格落实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厘清分级分类执法管辖权限。按照分级分类监管原则,将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涉爆粉尘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风险等级较高的企业,纳入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的重点检查对象,原则上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覆盖”执法检查。实施动态调整检查计划,对典型事故等暴露出的严重违法行为或落实临时性重点任务以及通过投诉举报、转办交办、动态监测等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开展执法检查,不受执法计划、固定执法时间和对象限制。

(二)推动各领域专项行动。结合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大排查大整治和大检查行动、重点时段敏感时期,及时开展执法检查专项行动,对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严格开展立案调查,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对近三年内曾发生生产安全亡人事故、一年内因重大事故隐患被应急管理部门实施过行政处罚、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未按期整改销号、纳入失信惩戒名单、停产整顿、技改基建、关闭退出以及主要负责人安全“红线”意识不牢、责任不落实等企业单位,要纳入重点检查企业范围,在正常执法计划的基础上实施动态检查,年度内检查次数至少增加一次。对于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或三年以上未发生事故等守法守信的重点检查企业,可纳入执法抽查,严格按分级分类监管原则抓落实。开展“执法+专家”“执法+服务”模式等帮助企业整改重大隐患。

(三)严格制定执法方案。加大日常执法检查力度,充分对照执法事项清单,认真制定现场检查方案或执法检查表,逐项对照重点事项开展执法检查,确保企业安全风险突出、易发生事故的关键环节、要害岗位、重点设施检查到位。日常执法检查以各县(区、管委会)为主,规模大、风险高、专业性强的企业应组织专家参与执法检查。执法检查任务要明确到岗、到人,完成任务情况纳入执法人员年度业绩考核。

三、落实执法信息平台建设应用和执法统计工作

(一)推动信息平台建设。结合应急管理部“互联网+执法”、工贸专项执法、监管执法对象台账管理要求,升级完善、推广应用省级“互联网+执法”系统功能,推动全市应急系统应用省级“互联网+执法”系统开展行政执法,做到普通程序案件全程应用,简易程序案件及时补录。

(二)保障规范数据上报。落实《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调查制度》,明确专人负责执法统计,所有执法数据按时按规录入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统计系统。市局将定期开展行政执法数据比对,发现数据偏差的县区立即督促纠正到位,同时,各县(区、管委会)应急局也要做好定期的执法数据汇总分析和自查自纠工作,保障相互配合,彻底解决执法统计数据报送不及时、不完整等问题。

(三)建立健全执法台账。各县(区、管委会)应急局要严格落实建立执法数据台账工作,将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检查执法人员信息、监管执法检查等执法数据纳入台账范围,并上报市局备份。同时,可按照每月或者每季度为周期对本级监管执法情况做好分析工作,市局也将及时收集全市执法情况并通报。

四、强化依法依规加强行政处罚准则

(一)严格规范处罚流程。要进一步加强执法的规范性,应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实现执法全过程公开、透明、规范。对执法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据《安全生产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规章,逐一对照《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手册(2020年版)》《福建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22年版进行立案调查、移送等程序,依法开展行政处罚。

(二)强化执法震慑力。运用《安全生产法》赋予的按日连续处罚、责令停产停业、提请政府关闭等执法手段,提高执法震慑力。对违法行为逾期未整改的或整改不到位的,以及同一违法行为反复出现的,依照《福建省安全生产行政处罚裁量基准2022年版》从重查处

(三)强化法律宣传衔接。认真宣传贯彻新《安全生产法》《刑法修正案(十一)》,加大危险作业行为刑事责任追究力度,密切联系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加强行刑对接工作,对发现涉嫌刑事犯罪的,由移交部门指定2名本单位的行政执法人员专门负责,24小时内向公安机关移送,并将案件移送书抄送人民检察院。

(四)稳序上报典型案例。落实典型执法案例报送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市每季度、县(区)每2个月的时限要求分别报送1例典型执法案例。严格按照筛选标准、时限、范围、格式要素等要求,认真筛选报送典型执法案例,提高案例报送质量,确保案例报送率达到100%,力争案例合格率达到100%。

五、加大公开曝光和有奖举报力度

(一)加大违法行为曝光力度。全市各级应急管理局各科室间应当开展信息联动机制,明确曝光信息审核制度和人员安排。为进一步拓宽曝光渠道,在门户网站、宣教平台、新闻媒体、公众号等媒体承载平台建立曝光板块,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给予公开曝光,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监督力量,督促企业整改。各县(区、管委会)应急局要根据本辖区实际加大公开曝光力度,对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失信主体要纳入安全生产失信惩戒名单实施联合惩戒。

(二)落实举报奖励机制。及时制定落实《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办法》,制定本级举报奖励机制,通过12345平台受理、分办,由各级相关业务科(股)室负责审核、核实。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公共场所宣传设施等媒介,大力宣传安全生产有奖举报制度,公开举报热线、网站、通信地址等信息,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参与安全生产举报的积极性。建立安全生产举报信息员制度,落实安全生产“吹哨人”制度,鼓励企业内部职工举报违法行为

(三)做好举报信息审查工作。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举报,对受理的举报线索,要认真进行核查,经核查属实的,严格按照标准给予奖励,并做好举报人身份保密工作。

六、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执法队伍建设

(一)保障安全执法队伍力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应急管理执法体制调整后,安全生产执法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争取机构编制部门支持,配齐配强市县两级监管执法队伍,确保执法力量与执法任务相匹配。

(二)明确安全执法队伍编制。将人员力量向执法一线倾斜,市县应急管理部门承担安全生产执法职责的机构,分别按照不低于在册人员70%、80%的比例确定执法人员。统筹应急管理部门直属单位的力量,协调司法行政部门支持事业编制人员通过考试申领行政执法证,补充行政执法力量。

(三)落实安全执法人员待遇。落实应急管理部、司法部印发的《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和社会监督员工作规定(试行)》(应急〔202193号)建立综合行政执法技术检查员队伍,提供专业技术支撑。落实执法人员装备待遇,根据《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装备配备标准》要求,配齐、配足本级相关执法装备,落实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工资、工伤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监管监察岗位津贴等待遇,选树一批执法标兵和执法能手,激发执法人员的积极性。

(四)赋予乡镇安全执法权力。加强乡镇(街道)执法力量,乡镇(街道)在改革过程中,要确保有机构、有人员承接监管执法事项,落实执法工作。推进乡镇(街道)安全生产执法赋权工作,加强协调指导监督,确保赋权工作顺利衔接、有序运行。鼓励乡镇(街道)安全监管人员参加执法资格考试,确保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2名持证执法人员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积极探索推进,整合乡镇(街道)执法力量,提高基层执法能力水平。

七、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培训

(一)提高安全执法人员执法能力。严格落实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定期轮训和考核制度。按照《安全生产执法人员入职培训及复训大纲》要求,入职培训不少于3个月,每年参加不少于2周的复训,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积极参加省厅下半年组织1期执法业务培训班。

(二)积极参与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省厅定期组织开展行政执法资格培训班,各级新进执法人员必须参加省厅组织的行政执法资格培训,参加省司法厅统一组织的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取得行政执法资格证,市、县(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局要做好对接工作,乡镇(街道)执法人员报名统一由所属县(区、管委会)应急局收集上报。

(三)推动专项执法人才引进。加大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等重点行业领域专业人才引进力度和专业执法骨干力量培养力度,提高专业执法人员比例。

(四)开展日常执法教育培训。加强执法人员的日常教育培训,开展日常技能学习活动,补齐应急管理执法人员学历和专业知识短板,市、县(区、管委会)应急局执法人员要积极参加应急管理部网络干部学院执法业务学习,提升一线执法人员监管执法业务素质。同时,市局计划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市执法人员安全生产执法业务培训。

八、强化监管执法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明确领导责任机制。各县(区、管委会)应急管理局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承办部门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明确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确保责任到人、任务到岗。

(二)强化执法考核运用。市局将定期对应急管理系统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情况进行通报,并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提醒等手段推动全市安全生产行政监管执法工作走深走实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考核,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情况和执法案卷评查结果纳入年度全市党政领导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核和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责任考核。

 

附件:2022年莆田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进度表

 

 

                 莆田市应急管理局    

                  2022年6月17日     

 


附件1

2022年莆田市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进度表

  单位:

 填报日期:2022 年   月    日

序号

类型

        地区

执法次数(次)

行政处罚次数(次)

行政处罚率(%)

处罚罚款(万元)

年度监督检查计划

专项行动  

事故查处

本年

去年

同比±%

本年

去年

同比±%

本年

去年

同比±

本年

去年

同比±

计划检查数

立案数

检查企业数

立案数

事故起数

立案数

1

市局

 

 

 

 

 

 

 

 

 

 

 

 

 

 

 

 

 

 

2

仙游县

 

 

 

 

 

 

 

 

 

 

 

 

 

 

 

 

 

 

3

荔城区

 

 

 

 

 

 

 

 

 

 

 

 

 

 

 

 

 

 

4

城厢区

 

 

 

 

 

 

 

 

 

 

 

 

 

 

 

 

 

 

5

涵江区

 

 

 

 

 

 

 

 

 

 

 

 

 

 

 

 

 

 

6

秀屿区

 

 

 

 

 

 

 

 

 

 

 

 

 

 

 

 

 

 

7

北岸管委会

 

 

 

 

 

 

 

 

 

 

 

 

 

 

 

 

 

 

8

湄洲岛管委会

 

 

 

 

 

 

 

 

 

 

 

 

 

 

 

 

 

 

  

 

 

 

 

 

 

 

 

 

 

 

 

 

 

 

 

 

 

备注:行政处罚率=行政处罚次数/执法次数。

 

 

 

 

 

 


 

 

 

 

 

 

 

 

 

 

 

 

 

 

 

 

 

 

 

 

 

 


 

 

 

 

 

 

 

 

 

 

 

 

 

 

 

 

 

 

 

 

 

莆田市应急管理局办公室               2022617日印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章